在现实生活中,常常需要对现有产品增加新的功能或美化其外观,如房子装修、相片加相框等。在软件开发过程中,有时想用一些现存的组件。这些组件可能只是完成了一些核心功能。但在不改变其结构的情况下,可以动态地扩展其功能。所有这些都可以釆用装饰模式来实现。
装饰(Decorator)模式的定义:指在不改变现有对象结构的情况下,动态地给该对象增加一些职责(即增加其额外功能)的模式,它属于对象结构型模式。
通常情况下,扩展一个类的功能会使用继承方式来实现。但继承具有静态特征,耦合度高,并且随着扩展功能的增多,子类会很膨胀。如果使用组合关系来创建一个包装对象(即装饰对象)来包裹真实对象,并在保持真实对象的类结构不变的前提下,为其提供额外的功能,这就是装饰模式的目标。
装饰模式主要包含以下角色。
装饰模式的结构图如图所示:
公共接口:
public interface Person {
void eat();
}
被装饰对象:
public class OldPerson implements Person {
@Override
public void eat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吃饭");
}
}
装饰对象:
public class NewPerson implements Person {
private OldPerson p;
NewPerson(OldPerson p) {
this.p = p;
}
@Override
public void eat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生火");
System.out.println("做饭");
p.eat();
System.out.println("刷碗");
}
}
测试:
public class PersonDem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OldPerson old = new OldPerson();
//old.eat();
NewPerson np = new NewPerson(old);
np.eat();
}
}
通过例子可以看到,没有改变原来的OldPerson类,同时也没有定义他的子类而实现了Person的扩展,这就是装饰者模式的作用。
继承:
装饰者:
本文由 清水河恶霸 创作,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,请随意赞赏
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
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/出处外,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,转载前请务必署名
原文链接:http://ql.magic-seven.top/2020/09/01/设计模式系列16装饰者模式.html
最后更新:2020-09-01 10:20:51
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. Update my browser now